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有索动摇的国际线老粉
(吐血整理,字数32435,图片93)
不论是刚进入跑圈的小白萌新,还是浸侵跑圈许久的老鸟,想必对于碳板跑鞋都不陌生,它是运动品牌在科技和设计方面的顶尖水平体现,在我们的眼里碳板跑鞋也往往是专业、高端、昂贵的代名词。
但是曾几何时(好吧,可能也只是19年那时候),顶级碳板跑鞋市场还只有Nike的next%一家独大,两千多的售价还是一鞋难求。那个时候的我才刚大一,花了500大洋买了人生中第一双碳板跑鞋——zoom fly fk,但是第一次上脚那种非同寻常的滚动前倾感,提速时的推进感都让人为之着迷——原来跑鞋可以这么激进。虽然放在今天,fk的配置甚至排不上号,但是这双颠覆了我对传统跑鞋的认知。
时至今日,碳板跑鞋已经逐渐覆盖了所有运动品牌的产品线,一鞋难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但是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如何选购一双适合自己的碳板跑鞋?各式各样的碳板跑鞋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不同的碳板跑鞋价格究竟差在哪里?所有碳板跑鞋都是高门槛难驾驭吗?好家伙,这架势,快赶上选购自行车了。
但是挑选不是为了让自己烦恼,而是为了挑出一双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从而获得长久的陪伴和帮助,而不是互相折磨。作为一个”研究”了碳板跑鞋快两年的小鞋狗,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一些经验帮助大家完成选购。
首先附上各价位(日常价)碳板跑鞋分布图:
碳板跑鞋的原理分为两大块:滚动推进碳板和抗扭碳板
滚动推进碳板跑鞋是基于“跷跷板原理”设计的,这个说法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关于这个跷跷板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关于它的其他原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以下是我根据各大网站的资料和自身理解整理而成的总结。
首先,为什么选择碳纤维板,而不是别的板?
碳纤维板是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丝经过热处理粘合后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强度可以达到3500mpa,是同等厚度钢材的5-7倍,尼龙板的10倍。同时其密度只有1.7g/cm3,是钢材的1/5,和尼龙板接近。可以说是集轻量、强韧于一身的材质,可以在跑动过程中很好地保持原有形态,同时在形变时积蓄能量,恢复时放出能量。
其次,滚动推进碳板跑鞋中碳板的几个作用:
碳板杠杆
个人觉得,与其说是跷跷板,不如说是杠杆。首先,碳板的加入使得足部系统满足了杠杆的条件:围绕某一支撑点转动的硬棒。其次,在这个杠杆系统中,支点在碳板触地点O,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线的距离l动(动力线在跟腱提拉位置),阻力臂为支点到重力线的距离l阻(重心设在脚中段)。很明显l动>l阻,根据杠杆平衡公式F动×l动=F阻×l阻,可以得知F动<F阻,也就是说碳板跑鞋形成的杠杆起到了省力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感觉穿了碳板跑鞋以后后跟提拉变得省力的原因。
正常的后跟提拉过程中,脚会在前掌跖骨处弯曲,这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同时增长触地时间。
碳板嵌入中底后,前掌刚性会明显提升,达到减小跖骨弯曲的效果,从而减少能量损耗和触地时间,提高跑步效率。
3.碳板弹性势能
脚在踩下去时会向下用力,导致碳板的形变,而碳板因为其强韧的特质,可以储存一定的能量。在脚离地时碳板会回复原状,产生斜向上的弹力,形成推进的效果。
厚底碳板跑鞋一般会采用超临界发泡中底,虽然密度低回弹好,但也存在着硬度底、厚度大和易形变的问题,单单使用板材存在踩穿的问题,导致泡棉回弹助力不能完全发挥;同时形变过大也会诱导内外翻,对脚踝和膝盖都是额外的负担。增加了全掌碳板后,可以起到对鞋身的支撑作用,整个鞋子的刚性会大大提升。
抗扭型碳板的作用则很简单,提高中足的抗扭强度,稳定力线,个人感觉还是噱头大于实际作用,,不会有让人惊艳的推进感。
碳板跑鞋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在这里根据其性能上限分为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全掌碳板训练跑鞋、抗扭碳板训练鞋、碳板慢跑鞋。
①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国际田联对马拉松项目的比赛用鞋有厚度限制,厚度不得超过40mm,而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则是贴着这个标准,来设计中底厚度,从而在规则内最大化中底的性能上限。代表作有NIKE的Alphafly,亚瑟士的Metaspeedsky,361的飞飚等。今年新出的碳板竞速跑鞋如飞飚、up 30 2.0elite也都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品牌跑鞋科技和设计的集大成者。
这种跑鞋一般有如下特点:中底采用顶尖的超临界发泡材质,前掌厚度超过28mm;内嵌碳板刚度极高;鞋头上翘幅度极大。
它的优势在于,更厚的泡棉有更强的回弹上限,也可以增加设计师发挥的空间(Nike加气垫,亚瑟士调整碳板摆放位置等);更强的碳板刚度也能让跷跷板效应更加明显,增强推进力,减少跖骨弯曲时的能量损耗,对步幅型跑者尤其好用。更大的上翘幅度也能够减少触地时间,提高跑步经济性。
但是,这种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的使用门槛也比较高。首先,要有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踩得动中底和碳板,如果腿部力量不足,过于强劲的中底反而成了累赘;其次,过大的上翘幅度会增加小腿紧绷的时间,需要小腿有更强的力量才能适应;最后,厚实的中底本身对跑鞋重量就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跑者的负担(US9码225g以上)。因此,这类跑鞋适合最精英的跑者。
②厚底碳板竞速跑鞋:这类跑鞋以Nike的vaporfly next%为经典代表,是初代的跑马神器。
这种跑鞋特点如下:全掌采用顶尖的超临界发泡材质,前掌厚度不超过28mm,有一定的上翘弧度,全掌碳板刚性较强。
这类跑鞋的优势在于:适中的中底厚度和碳板刚度既能提供足够的性能支撑,又不会有踩不动的风险,增加一定的普适性,使得步幅和步频跑者都能用得顺脚;中底的重量可以控制得更好(US9码可以做到210g以内)。同时,也有碳板和中底的结构设计应用在此类跑鞋中,如李宁飞电2.0elite的跖枕和c202gt的异构碳板,能够带来额外的跑步效率增益。
劣势在于:大部分厚底碳板竞速追求极致的轻量化,可能会忽略稳定、支撑等要素,后跟较窄较软;推进感会比超厚底差一些。
③全(半)掌碳板训练鞋:这类跑鞋是碳板竞速鞋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将碳板的省力作用和训练鞋的稳定、保护、舒适、耐用结合起来,更适合日常训练。
这类跑鞋的特点是:中底采用品牌的二当家泡棉或者顶尖泡棉和二当家泡棉组合,厚度适中;中底内嵌全掌或半掌碳板;大底使用更厚实的橡胶;后跟会有加宽。
这类跑鞋的优势在于:中底会调教得更加训练化,缓震比竞速鞋更好,反馈速度也不差;后跟加宽设计使得后跟落地时更稳定,对全掌和后掌跑者更友好;鞋重虽然有所增加但能控制在US9 250g以内,对于速度训练可以接受;大底的耐用程度会比厚底竞速鞋好不少;价格会亲民不少。
劣势在于:由于泡棉素质的原因,长距离后中底的耐久表现可能不如碳板竞速鞋。
④抗扭碳板训练鞋:这可以说是最不像碳板鞋的碳板鞋了。和之前提到的推进式碳板不同,抗扭碳板一般是一小块,镶嵌在中足,起到抗扭保护的作用,而没有推进力。
这类鞋的特点是:中足内嵌碳板(软硬不一),碳板起抗扭作用而非推进作用;其余与常规训练鞋特征一致。
优势:这类碳板鞋的碳板一般会在中足外露,有提振信心的作用;相比于tpu片,碳纤维片能以更轻的重量实现更好的抗扭。
劣势:相比于其他推进型碳板跑鞋,对跑者自身力量要求更高一些。
⑤碳板慢跑鞋:这类跑鞋是在慢跑鞋的基础上,对内嵌碳板进行针对性设计,降低驾驭门槛的同时达到慢跑助力、提升脚感的效果。
这类跑鞋的特点是:整体设计靠近慢跑鞋,比较臃肿但稳定;中底内嵌大面积碳板。
优势:在不失去慢跑鞋缓冲和保护的前提下,碳板提供一定的推进力,脚感层次更丰富。
劣势:一般价格较贵,性价比不高。
选购碳板跑鞋最初始的适用群体,大多是在比赛中获取更好的成绩,取得个人的pb。但是随着碳板在跑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也对碳板跑鞋有了各式各样的需求。本文将选购碳板跑鞋的使用群体分为以下几点:
①追求成绩的精英跑者:本身具有较好的基础追求比赛或测试中的pb,需要碳板鞋的助力。这样的跑者会比较追求极致的轻量、更强的碳板推进、更好的中底回弹、更稳定的抓地力、更激进的上翘,简而言之,就是牺牲掉稳定和保护,尽一切可能换去速度。这类跑者可以选择厚底或超厚底碳板跑鞋作为比赛选择。
②训练助力:依靠碳板让训练轻松一些,同时适应比赛级碳板鞋。这样的跑者对重量、中底性能的要求会适当放宽,同时对舒适度和保护性的要求会有一定上升。这类跑者可以选择厚底碳板竞速跑鞋或者全(半)掌碳板训练鞋。
③体验脚感:好奇碳板鞋的脚感,偶尔想体验。对于这类跑者来说,碳板跑鞋的使用频次不会很高。这类跑者可以选择厚底碳板竞速鞋、全(半)掌碳板训练鞋或者碳板慢跑鞋。
④训练保护:依靠碳板增加跑鞋的稳定和抗扭性,让训练更安全。这类跑者适合使用抗扭碳板训练跑鞋。
⑤入门跑者的比赛之选:入门跑者还不具有很强的力量基础,对碳板跑鞋的驾驭能力有限,因此建议选择厚底碳板竞速鞋或全(半)掌碳板训练鞋。
从耐克的破二计划中,大家都知道了碳板跑鞋的核心性能集中在中底上,也就是说,泡棉和碳板是影响碳板跑鞋性能的核心因素。不过还有一个关键辅助要素,那就是鞋面和后跟的包裹。除了这些以外,大底材质、中底的厚度、硬度、上翘幅度也会影响碳板跑鞋性能。
中底材质是一双跑鞋的核心部位,也是碳板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碳板跑鞋上主流的中底材质分为以下几类:
①超临界发泡peba。超临界发泡peba是目前最顶级的中底材质,具有轻量(密度一般为0.11-0.13g/cm3)、高弹(能量回归率80%以上)、耐久性强、温度敏感性小(低温不变硬)的特点,一般用在品牌的旗舰碳板竞速跑鞋上,脚感有软弹的有硬弹的,个人觉得是唯一一种软也不会卸力的材质。缺点在于抗撕裂性能比较差,容易掉颗粒或磨损。目前市面上的超临界peba中底有:李宁䨻、特步dynamicfoam pb、匹克澎湃、361quikflame、Nike zoomx、索康尼pwrrun pb、亚瑟士ff turbo。
其中,法国阿科玛公司的peba性能最好,也只有它能称为pebax。
361quikflame
②超临界发泡脂肪族tpu。超临界发泡脂肪族tpu是近两年新火起来的材质,它比peba略重但轻于tpee(密度0.13-0.15g/cm3),回弹、耐久和温度敏感性接近peba,但是抗撕裂能力好于peba,成本也比peba更低,是一种中高端中底材质。目前市面上的有:361爆沫2.0、安踏氮科技(颗粒)、李宁䨻(2)、鸿星尔克炁科技、特步动力巢(etsipu)。
安踏氮科技
③超临界发泡EVA。超临界发泡EVA是超临界发泡中底中比较基础也比较均衡,性价比比较高的的一种泡棉。它的密度和peba接近;(纸面回弹数据高但是)回弹感受不如peba但是也能达到普通的tpu以上水准;单程耐久性不如peba,后半程会感觉中底有衰减;冬天也会有一点变硬。但是超临界发泡EVA的抗撕裂性会明显好于peba,其成本和成品率方面也会好于peba,因此定位于中端材料,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入局这种材料。同时,为了提高超临界EVA的性能,往往会在其中混入peba、tpee等弹性体。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斯凯奇hyperburst、中乔巭pro(一代混tpee,二代混peba)、安踏氮(c202gt)。
中乔巭pro
④超临界发泡tpe。这种材料回弹、密度和抗撕裂能力接近脂肪族tpu,也属于中高端材料。目前用于碳板竞速跑鞋的只有阿迪达斯的adios Pro系列。
碳板按照前掌的弧度可以分为推进式碳板和滚动式碳板。
推进式直碳板:
这类碳板的特点是:前掌弧度比较平,碳板离跖骨比较近。
这类碳板的优势是:由于碳板直接在跖骨发力点下方,可以使碳板产生更大的弹性形变,从而带来更强的斜向上合力和更大的步幅增益。
劣势则在于,相对应的,对跑者落地方式限制比较严格,需要前掌跑法才能够踩动碳板;由于碳板比较平,支点会更加靠近脚尖位置,跟腱提拉需要更多的发力,增加小腿负担。
滚动式曲碳板:
这类碳板的特点是:前掌碳板弧度比较大,碳板离跖骨距离比较远。
滚动式碳板的优点是:能够保持良好的滚动曲线,促进落地过渡;能够适配前、全、后掌落地跑者,适用群体更广泛;跟腱提拉杠杆支点更靠近跖骨,跟腱提拉发力小一些,对小腿的压力更小。
缺点则是蹬地时碳板形变量有限,带来的助推力有限。
关于助推型碳板(简称直碳板)和滚动型碳板(简称弯碳板)对小腿压力大小的证明如下:
(橙色线条和标识为直碳板的支点O直、动力臂l动1、阻力臂l阻1;黑色线条和标识为曲碳板的支点O曲、动力臂l动、阻力臂l阻。)
首先,根据杠杆平衡定理,F动×l动=F阻×l阻
得证,直碳板对小腿压力大于曲碳板。
目前,大多数碳板跑鞋都是采用曲度居中的碳板,以实现滚动和推进的双重效果。
针对碳板刚性,刚性太小的话难以满足杠杆的条件(硬棒),达不到省力的效果,弯折时容易超出弹性限度,影响弹力;刚性太大的话存在踩不动的风险,影响脚感且增加小腿负担。因此要根据自己能力大小来选择碳板刚性,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目前市面上除了碳板刚性最强的几款(alphafly,Metaspeed,c202gt)要谨慎选择,其他的碳板刚性都属于比较好驾驭的。
中底性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鞋面和脚踝包裹无法将脚锁定在鞋仓中的话,中底性能就无法完全发挥,整体的使用体验感也会大大下降。
一般来说,鞋面的包裹性由鞋楦宽度和鞋面韧性决定。鞋楦宽度最佳的状态是上下、左右空间都正好锁死,脚趾能够轻微活动;鞋面韧性则是说鞋面能够限制脚趾的过分位移,目前大部分碳板竞速鞋上用的mono纱材质和工程网布材质都属于韧性比较好的材料,但是纯针织鞋面的形变量可能会比较大,不利于限制脚趾移动。
脚踝包裹则是由后跟填充量、后跟填充位置、港宝硬度和鞋带系统决定。限于重量,碳板竞速鞋的后跟填充量不会特别多,但是太过单薄会影响脚踝包裹。一般后跟填充厚度在0.5-1cm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后跟填充位置一般有三种:均匀式、靠近跟腱式、两片分离式。
均匀式填充
均匀式填充跟腱和后跟位置填充厚度一致,锁定效果好。应用举例:up30 2.0,极风sp,160x2.0。
贴近跟腱式填充
接近跟腱填充跟腱位置填充多,后跟位置基本没有填充,上多下少。这种填充其实更符合后跟的形状,锁定效果好且能去掉不必要的填充,达到减重的效果。应用举例:next%2,飞燃,惊碳。
两片分离式填充
两片分离式填充,填充分为左右两片,跟腱后方没有填充空出一条。这样的填充效果最不好,会有后跟空空的感觉。应用举例:飞飚,c202gt。
港宝硬度也会影响后跟锁定,硬度越高,后跟越稳定,不易晃动,受伤概率越小。
大底材质决定了碳板跑鞋的湿滑抓地力和耐磨度。目前公认抓地和耐磨最好的大底是CPU和RPU大底,能够做到轻微积水路面不打滑,被广泛地应用在国产碳板竞速鞋中,如:飞电2.0elite、c202gt,160x3.0,飞影pb2.0。其次是阿迪的马牌大底,最后是其他国外品牌的橡胶大底(Nike,Asics等。)
李宁算是国内入局碳板跑鞋最早的厂商之一,在鞋面科技、中底科技、中底结构、大底科技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科技积淀,但是动辄1000+的定价使其饱受诟病。但是其敢于对标世界一流、不断创新更迭的精神值得敬佩,现在已经成为国产乃至国际品牌碳板跑鞋创新的领头羊。
代表作品有:(从上到下依次是)飞电2.0elite,飞电challenger
代表科技:䨻丝鞋面、䨻中底(超临界发泡pebax)、跖枕科技(提高跑步效率的结构设计)、GCU外底
安踏在2021年才推出第一款碳板竞速跑鞋,起步较晚,作品尚不成熟,但是其国内运动品牌龙头的地位还是让我们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代表作品有:C202gt
代表科技:spacefiber鞋面(mono纱),氮科技中底(超临界发泡peba混EVA)
虽然361度也是起步较晚(2021年),但是其今年在碳板跑鞋领域发力的势头十分迅猛,接连推出的两款碳板跑鞋都有很强劲的性能饱受好评,且同等配置下价格也十分亲民,也在不断完善自身跑鞋矩阵,未来可期。
代表作品有:(从上到下分别是):飞燃、飞燃st、飞飚
代表科技有:quikflame泡棉(超临界发泡peba,飞燃硬飞飚软)、quikbone大面积碳板
2020年,中乔的飞影pb作为黑马杀出重围,直接带火了整个品牌,飞影pb也被称为性价比之王,口碑爆棚。如今中乔虽然也走上了控价的道路,但是其定价还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产品也会不断向消费者调研并改进、不断打磨,是消费者缘很好的品牌。
代表作品:(从上到下依次是)飞影pb、飞影pb2.0
代表科技:巭pro中底(超临界发泡EVA,一代软,二代韧)、q-asu外底(CPU外底)
和在研发领域登峰造极的李宁相比,特步可以说是代言人专业性最强的品牌了,签下了董国健、彭建华、杨绍辉等一水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可以说有国字号背景,其在赛场上的成绩背书也让旗下碳板跑鞋专业度有足够肯定。但是控价太严重还限量,性价比不高。
代表作品:(从上到下分别是)160x1-3代、160xpro
代表科技:dynamicfoam pb(1和3代软,2和pro硬)
匹克今年第一次正式登上碳板竞速赛道(up30一代太过拉胯不把它放在比较之列),且出手不凡,上菜就是两双超厚底peba碳板竞速,科技储备可谓十分强劲,未来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代表作品:(从上到下依次是)up30 elite、up30 2.0
代表科技:澎湃科技(生物基超临界peba)、轻量化态极
自去年鸿星尔克捐款事件后,今年品牌签约国马一姐李芷萱,发布第一双碳板跑鞋极风sp,可以看出其进军专业碳板竞速鞋赛道的决心,但是实力确实还有不小差距。
代表作品:极风SP
代表科技:炁科技平台(超临界发泡EVA)
Nike是碳板竞速跑鞋的始祖,曾经2019年的的vaporfly next%不管是成绩上还是数量上都是称霸赛道的存在,见证了柏马乔哥打破世界世界纪录,哪怕价格破两千购买者也门庭若市。但是这两年没怎么发力,正在被其他品牌慢慢追赶上。但是现在其旗舰碳板跑鞋的热度还是很高的,性能也还是第一档的存在。
代表作品:(从上到下依次是)vaporfly next%2,alphafly,alphafly2
代表科技:zoomx(超临界pebax中底)、flyplate碳板、atomknit鞋面
自从老对头Nike的厚底碳板跑鞋横空出世以后,阿迪引以为傲的boost跑鞋就日渐式微走向没落。当我们以为阿迪将逐渐推出竞速鞋的舞台时,2020年他又另辟蹊径,带着拥有全新的中底科技lightstrike Pro和碳柱科技的重新回到第一梯队竞争之中。伴随碳柱科技和lightstrike Pro的日渐成熟,adios Pro系列跑鞋也迭代到了三代,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看来和Nike的霸主之争,还将继续。
代表作:(从上到下依次是)adios Pro 1-3代。
代表科技:lightstrike Pro中底,碳柱科技。
曾经的亚瑟士依靠着gel研发出Kayano,Nimbus稳坐四大跑鞋之一的宝座。而如今,gel在重量、回弹、耐久上的劣势已经暴露出来,再依靠EVA雕花也难以实现竞速跑鞋的质的突破,于是2021年亚瑟士研发出全新的ff turbo(超临界peba)材料,针对步幅和步频跑者设计了sky和edge双旗舰碳板跑鞋,是性能怪兽般的存在,可以说是老树开了新花。
代表作品:mataspeed sky/edge
代表科技:ff turbo(超临界peba泡棉)
索康尼被誉为跑鞋中的劳斯莱斯,作为四大跑鞋之一,比亚瑟士更具有创新意识,一直专注于中底科技的研发,碳板跑鞋系列啡鹏也是在2020年早早地安排上,经过了三代的更迭,有了很好的产品力和口碑,他的pwrrunpb泡棉在业内也是性能第一档的存在。同时,他的产品介绍页面标注了落差、鞋重等数据,算是数据最透明的。
代表作品:(从上到下依次是)啡鹏1-3代
代表科技:speed roll滚动科技,pwrrun pb中底(超临界peba)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25g
中底离地高度:31-39,落差8mm
Alphafly next%在国内上市于2020年9月,可以说是2021年最火的马拉松跑鞋了,它以基普乔格【1:59:40】赛事战靴为原型而打造,帮助大迫杰完成了打破东京马拉松记录的壮举,从而声名大噪,一举登上了Nike跑鞋矩阵的最巅峰。但是很多跑者反映Alphafly没有vaporfly好穿,驾驭难度高,也是这双鞋处于一定的争议之中。
Alphafly的结构和配置如下图。
鞋面采用了atomknit大网眼编制,可以兼顾支撑,包裹和透气,同时编织鞋面避开了flyknit 4%和vaporfly鞋面过硬的小缺点,增加了舒适度(当然拿来雨战就不太合适了);鞋带采用麦穗鞋带设计,不容易松散;
鞋领采用一体式针织,加强脚面贴合度和穿脱便捷度,后跟填充也是贴近跟腱式的,锁定很牢固;
鞋楦留有一定空间但不空荡,只要脚不过宽和过窄都能适配,但是足弓收得比较紧,顶足弓明显,对于扁平足不太友好。
中底采用了比vaporfly next%更加激进的设计:中底离地高度31-39mm,前掌上层和后掌使用了厚度可观的zoomx泡棉,调教如vaporfly一般软弹,后跟还做了加宽设计(比vaporfly加宽1/3),乍一看是比vaporfly更软和更友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前掌下层搭载了两块zoom气垫,厚度占据了前掌的二分之一,摆明了是要把能量回馈拉满的意思;中底碳板相比于vaporfly更加平且硬,也是为了能有更强的推进助力(更强的杠杆作用和碳板弹力)。鞋头的上翘幅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大,进一步加快落地过渡,减少触地时间。
只不过,这样的设计也很考验使用者的水平:前掌zoom的加入意味着前掌缓震舒适度减弱,产生前后割裂的脚感,同时高回弹的前提是跑者要使用前掌跑法,有足够的腿部力量力把较厚的气垫踩下去,而大部分跑者的全马后半程来说非常困难;较为硬且平的碳板以及更大的上翘幅度也需要小腿承担更大的负荷;再有,为了偷轻,Alphafly的中足镂空,但这就让跑动过程中足弓的稳定支撑性大打折扣,感觉足弓下方空了一块。
这也符合Alphafly的设计理念:为世界顶级的精英运动员竞速打造,前后功能分区。在那群人的世界里,跟腱力量强的离谱,前掌跑法是家常便饭,因此前掌无需太多缓震,只需要专司能量反馈即可,而后掌需要保障足够的缓震,这也是第一双采用前后功能分区的碳板竞速跑鞋。
大底耐磨度中规中矩,虽然看着比较厚实但是400km后基本上前掌纹路也就磨掉了。
鞋重方面,虽然是比vaporfly同尺码重了二十几g,但实穿也没有明显感觉,还是挺轻快的。
除此之外,Alphafly或多或少的小毛病:气垫易刺破、泡棉易撕裂等,这也符合Nike顶级竞速跑鞋一贯的特性:金贵。
总而言之,Alphafly是一双配置拉满,但是适用群体并不广泛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它用上了Nike最先进的材料和设计,有着如推进装置一般的力量。相比于vaporfly五分速也能驾驭的情况来说,穿着Alphafly不跑进4分,是很难体会到完全踩开中底和碳板带来的酣畅淋漓的推进感受的,甚至还会觉得有点硌脚。因此,如果你是破三的强者,那这双Alphafly能在全马赛道上给予最有利的帮助,对于更多进阶跑者来说,如果想要体会到这双鞋的力量,可能只能在半马或者中短距离速度训练时使用它。同时,这双鞋对于步幅大的跑者有明显增益。
慢跑的话,这双鞋不是你的菜,低足弓这双鞋也要慎入。对了,对于体测一千米这双鞋也不推荐,因为碳板过弯会很不流畅,大厚底的反馈感在场地上也会比较拖沓,扭脚风险也比较大。
选码建议:码数正常,内长=脚长+5
价格:1200左右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5 207g
中底离地高度:28-33mm,落差5mm
在整个2020年,Asics的头部竞速产品都在被压着打,曾经的王者虎走日渐式微,新出的碳板竞速metaracer完成度不够,无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2021年,A家卧薪尝胆,终于发现了厚底碳板跑鞋的真谛:超级中底+全掌碳板+超大厚度+超轻重量,组合起来形成了超级跑鞋metaspeed sky。
鞋面采用了单层工程网布编制,强度很大,包裹和透气性不错,但是偏硬没有延展性;后跟填充勉强合格,但是港宝硬度不高,虽然不至于不跟脚,但也导致后跟的包裹锁定偶尔会有松动的情况;
Metaspeed Sky是针对步幅性跑者设计的一款跑鞋,细节上也处处体现:中底是三明治结构,上下层采用了最新的ff turbo泡棉(和zoomx同类型的材质,但是更韧一些),前掌离地高度达到28mm,和Alphafly接近,增强了泡棉的缓震极限,同时具有很强的能量反馈,但是整体缓震感会弱一些,对比Alphafly前后掌脚感比较一致;中间内嵌的曲度适中的全掌碳板,刚性处于第一梯队,拥有极强的蓄能和推进能力,带来很强的的步幅增益;同时,中底落差仅仅5mm,更有利于步幅性跑者充分发力,而不至于过早地滚动出去;碳板位置靠下,也有利于步幅跑者充分挤压上层泡棉。相对应的,这双鞋对于跑者的臀部、腿部力量和脚踝力量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我自己室内跑了1km就感觉到了小腿的一些酸痛,长时间使用势必更加难受。
大底采用了A-hard耐磨材质,中前掌跑者使用500km没有明显磨损。
鞋重方面,US9.5 205g,属于超轻级别。
总之,Metaspeed Sky一款特色鲜明的、适合步幅跑者的超厚底竞速跑鞋,对标alphafly但是是我更愿意选择的一双(因为脚感不会有前后割裂的感觉),可以用于精英跑者的比赛竞速,也可以用于进阶跑者的速度训练,同样不适合慢跑。
选码建议:选大半码,内长=脚长+5
价格:1400左右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8.5 229g
中底离地高度:31-39mm,跟差8mm
Adios Pro 2去年可谓是异军突起,打破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顶尖赛场的领奖台被nike霸占的局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的Jepchirchir,穿着了Adios Pro 2。虽然离不开阿迪达斯签约运动员的实力,但也从侧面体现了Adios pro 2实力的不俗。
Adios pro 2鞋面采用全新升级的Celemesh 2.0,在透气和包裹性上更进一步,触感也更加柔软,内部布满合成革支撑条,增加了整体的鞋面支撑,但是鞋楦明显偏宽偏长,要做选小半码处理。后跟港宝基本没有,填充也稀稀拉拉还是分片式的,导致后跟锁定不敢恭维,好在备用鞋带扣挽回了一定的鞋身锁定。
Adios pro 2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前掌应用了五根碳纤维柱的全新设计,以此来代替碳板实现跖骨能量的储蓄和释放,驾驭门槛相比于碳板更低,但是推进力能够达到和vaporfly级别,形状采用仿生设计,更加贴合趾骨轮廓,落地过渡更加平顺,灵活度也比碳板更好,有利于足部自然内旋和过弯;同时,中底采用了全新的lightstrike pro泡棉,相比于lightstrike在缓震、回弹、轻量、耐久方面都有了质的进化,脚感偏向韧弹,回弹速度快,速度感强。前掌31mm后掌39mm的厚度,提供了更高的缓震极限。不足之处在于,泡棉的回弹相比于zoomx、䨻等peba材质还是相对不足一些,同时在长距离的后半程(20km后),泡棉衰减会比较明显,碳柱的存在感也会减弱,整双鞋会变得比较僵硬。
大底采用的是一层很薄的马牌橡胶大底,配上一代同款的光头胎纹路和圆形打孔,抓地性能相较于普通橡胶会好一些。虽然是全掌马牌大底,但是在跑野的测评中,100km后跟易磨损区域已经有了一定橡胶空缺,从微博反馈看300km就存在橡胶磨光的现象,还是得省着用。
鞋重方面,我的码数重量229g,属于勉强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对比同厚度级别的Metaspeed sky和Alphafly还是有差距。
总而言之,作为碳柱科技的第二代成品,Adios Pro2在性能上已经日趋完善,有了与Nike掰一掰手腕的实力,用于比赛竞速不落下风,用来速度训练也很带感,此外,由于碳柱比碳板更加灵活,这双鞋拿来场地训练也可以,不会有过弯卡脚的情况。
选码建议:选小半码,平常US9这双US8.5
价格:1100
类型: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194g
中底离地高度:23-30mm,落差7mm
似乎每次的李宁飞电系列出场都带个最字,飞电一代是国内最早的碳板竞速跑鞋,而飞电2.0elite 则是最让人耳目一新的一代,在一代积淀的科技基础上又对碳板和中底做了针对性的升级,还搭载了李宁独创的跖枕科技。
外观上,飞电2.0elite保留了飞电一代的燕尾开叉设计和鞋头logo设计,体现了浓浓的自信感,配色方案也是比一代更加丰富大胆,最喜欢手上这双肾上腺素。
鞋面是比较具有韧性的mono纱,包裹性很好能将前脚掌牢牢锁定,也有一定的拒水性。但是透气性不太好,为了弥补这一点,在logo和中足位置做了镭射打孔。鞋楦空间上下左右正好。鞋带还是沿用一代的高摩擦鞋带。鞋舌则是编织袜套设计,这个设计在李宁的追风、天马和飞电一代中已经逐渐成熟,既保证更贴合脚面和舒适度,鞋带系统也做到了足够的锁定性,算是李宁的特色设计之一。后跟填充到位,港宝硬度高。总的来说,飞电2.0elite应该是我穿过的鞋脚一体感最好的碳板竞速跑鞋。
中底方面大有讲究,为了提高跑步经济性、推进力、稳定性、灵活性相比于飞电一代有以下几个升级点:
①中底䨻科技加厚。飞电一代的厚度仅仅为14-21mm,实际上只能算薄底跑鞋。飞电2.0elite才是一双真正厚底化的碳板跑鞋,相较于上一代增厚9mm,达到23-30mm,落差7mm,可以说大大提高了中底材料的缓震回弹上限。
②跖枕科技和双密度设计。
跖枕结构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马的趾枕部位。具体说来,就是李宁通过仿生学原理在鞋子的在跖骨下方设计了一个枕状轴,视觉效果上前掌会有一个凸起。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跖枕,从微观上看,它和碳板组成了一个细小的杠杆,能够更大程度提升步幅;
同时,从实验室数据来看,相比单纯碳板,搭载跖枕科技能够减少触地时间和蹬伸时间,提高跑步经济性,同时小幅度增加缓冲时间,提高缓震性。
同时,为了提高跖枕结构的稳定性使其不被踩扁,中底下层会比上层硬一些,提高上层的缓冲和下层的触地反馈。
③异构碳板设计。一代的碳板偏软且镂空,实际碳板弹力和杠杆作用都比较平庸。飞电2.0elite采用全掌异构碳板设计,分了两个四个区域来铺设,依次是前掌、中足前段、中足后段、足跟。前掌呈弧形,刚性适中,能够保持滚动曲线,并减少跖骨弯曲带来的能量损耗,同时碳板位置靠下,可以更好地维持跖枕的形状;中足前段向上拱起且刚性较高,起到模仿人体足弓支撑的作用,同时在碳板被踩平到复原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储蓄的能量释放出去,起到助推作用;中足后端刚性最低,可以提高一定的横向量灵活性,顺应高速奔跑中足部自然内旋,在过弯时也能更加灵活;后跟碳板刚性最强,因为飞电2.0elite相比1.0收窄了13mm后跟,为了提高后跟的稳定支撑,避免过度内外翻,才有了提高后跟碳刚性的设计。不过总的来说,这块碳板还是因为灵活性而失去了更多的推进力,推进效果略逊于vaporfly
④后跟收窄。飞电2.0elite相比1.0收窄了13mm后跟,好处是加厚的情况下鞋重还能控制在优秀范围(US9 194g),同时减少跑者触地时间;坏处是对跑者腿部力量要求更高,基本不能后跟落地。
大底采用gcu全天候耐磨止滑科技,本身的耐磨止滑性能都很强,但是缺点可能在于打的几个孔容易进空气进灰,加上peba材质本身和橡胶粘合度不是很好,所以有时能看到橡胶脱落的情况。
总而言之,飞电2.0elite是一双设计思路超前,但是对跑者要求也很高的跑鞋,适合腿部力量强,前掌跑法的精英选手竞速。同时,进阶跑者用来进行中长距离距离的速度训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此外它还可以胜任场地训练和雨战,我觉得也是唯二可以推荐在中考1000m中出现的碳板跑鞋。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内长=脚长+5,宽脚选大半码
价格:1200
分类:碳板慢跑鞋
鞋重:US9 310g
中底离地高度:28-33mm,落差5mm
Hoka这个品牌算是EVA中底的顶流了,虽然经常被喷雕花贵,但是不可否认,它对EVA的调教还是很有一套的,设计也很不错,在国内有相当数量的粉丝拥趸。
碳板和慢跑绝对对立吗?这双Bondi X作出了回应:不一定。作为hoka跑鞋矩阵中的缓震慢跑鞋,也是一双带碳板的慢跑鞋,Bondi X将慢跑鞋的极致稳定和碳板的流畅滚动融为一体,带来不一样的跑步体验
外观上,Bondi X有着厚实的中底,超宽且向后延伸的后跟,一看就是重量级选手,用料是相当扎实。它的整个设计风格也是按照“稳定”二字展开。
鞋面采用的是双层贾卡网布,外层硬质主管支撑,内层柔软主管舒适,鞋面能看到镂空,透气性只能说中规中矩。鞋楦比较宽,对宽脚、高脚背比较友好。鞋舌带有半内靴,提升中足包裹性。后跟填充到位,锁定性很不错,鞋面部分可以说是标准的慢跑鞋配置,水平相当不错。
中底部分,EVA调教的还是比较软和的,厚度也一如Bondi系列的其他鞋款,但是整体的缓震感可能略略弱于Bondi前作,原因就是内嵌的碳板克制了一部分压缩行程,让它不会软的非常过分。同时,碳板的加入也让整个中底的滚动曲线维持得更好,让慢跑更加省力。最后,由于碳板的加入,整个大厚底的稳定支撑维持得很不错,再加上后跟内置的下凹鞋床、加宽后延的后跟以及层层叠叠的中底纹路,都让这双鞋的稳定性达到了很强的水准,落地后脚踝基本不会有明显偏移,对于轻微外翻也有着抑制作用。
大底部分,采用了耐磨橡胶材质,耐磨性可以,湿滑抓地不行。
鞋重方面,US9 310g属于比较沉的重量,但是放在长距离慢跑的话感觉还可以,再加上碳板和滚动设计的加持,可以说是慢跑能稍稍提速的状态,但是要想速度达到四开头内,鞋重就成了负担。
总的来说,Bondi X是一双保护感十足、脚感十分扎实、但又带点滚动感的碳板慢跑鞋,比较适合大体重、高足弓、宽脚、轻微外翻类型跑者在春秋季进行5分外的长距离慢跑,不适合雨战。
选码建议:正常选码,内长=脚长+5
价格:1200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41码225g
中底离地高度:31-39mm,落差8mm
匹克之前一直靠态极产品线支撑起门面,但是态极因为重量和性能的问题,是不适合放在顶级碳板竞速鞋上的。今年的Up30 elite终于抛弃了态极,成为匹克第一双严肃的碳板竞速鞋,出手就是超厚底,定位精英马拉松竞速,对标Alphafly,让人对它期待满满。
还送了鞋袋,一眼专业~
鞋面采用了大网眼涤纶网布材质,覆盖大面积压胶,集舒适度、包裹性、透气性于一体。鞋楦空间上下锁死,长度和宽度空间正好。鞋舌采用单层网布材质,有时候有点捋不直,鞋带系统锁定良好,细条纹鞋带也不易掉落。后跟锁定中规中矩,有时会有轻微滑动。
中底是全掌的澎湃科技(超临界peba),具有轻量、高回弹、耐久、抗低温等特性。前掌硬度42度,后掌硬度45度,后掌略硬,是为了提高后跟稳定支撑性,同时避免负跟差给后链肌群带来的压力。
中底厚度达到31-39mm,落差8mm,是标准的超厚底水准,实际脚感也是韧中带弹,缓震行程偏小,极限踩不到底,回弹迅猛有力,跟Metaspeed sky的脚感比较相近但更厚一些。碳板形状介于平和铲型之间,刚性处于第一梯队,兼具滚动感和推进力,但是又不会有停不下来的失控感,比较容易驾驭,对于小腿的压力比较适中,步幅增益非常明显。后跟宽度达到80mm,在目前的碳板竞速鞋中是最宽的,落地稳定性大大增强,也对后掌落地的跑者更友好。
外底采用CPU大底,重量较普通橡胶减轻55%,耐磨是其三倍,止滑也提高35%。
鞋重方面,41码(相当于Nike42.5)229g属于超厚底里中规中矩的重量,实际坠脚感不是很明显。
总而言之,Up30 elite是一双驾驭门槛不高,适合步幅跑者比赛或速度训练的跑鞋,五分以内跑着都比较舒服。夏季穿着也十分合适。
尺码建议:和常规匹克一致,比其他国产品牌选小一码,内长=脚长-10
价格:819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56g
中底离地高度:33-40mm,落差7mm
160x Pro是去年特步推出的旗下第一双超厚底碳板竞速跑鞋,帮助彭建华和杨绍辉创造了个人pb(虽然最后成绩好像因为组委会乌龙取消了……),也是对标alphafly的一双跑鞋。
也送了个鞋袋,质感不错。还有替换的鞋垫和鞋带。
鞋面采用了mono纱材质,内侧有大面积合成革补强,支撑性和防水性不错,透气性一般。鞋楦有点宽,包裹性不是很极致,这似乎也是2021年特步竞速鞋的通病。鞋舌是柔软轻薄的翻毛皮材质,舒适度很高,后跟则是慢跑鞋级别的填充锁定,因此整体鞋脚一体感可以达到中等偏上。
中底采用全掌动力巢pb材质(超临界peba)厚度达到33-40mm,但是它的脚感就会比较不讨喜,原因就是——比较硬,踩动它需要很大的脚力,它能提供的缓震感也非常有限。再加上比alphafly更高的上翘幅度,一直迫使人前进,可以说比alphafly更难驾驭。碳板的刚度中等,所以碳板的推进感会相对减弱。此外,后跟收窄的设计搭配如此高的重心,也给后跟稳定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大底采用了CPU材质,耐磨性和湿地止滑都很不错。
鞋重方面,42码259g,有点超重,在长距离训练或比赛中是额外的负担。
总之,160x pro对于大众跑者来说不是马拉松竞速的好选择,个人觉得最多只能用于腿部力量强的跑者半马竞速,它更适合的场景是全力输出的间歇和速度训练。此外,雨战也是个好的选择。
尺码建议:和李宁同尺码。内长=脚长
价格:899
分类: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42.5码196g
中底离地高度:27mm,落差34mm
Vaporfly next%一代在2019年上市,2019-2020年间几乎是每个马拉松赛事前八名的屠榜者,市占率也是一马当先。
可惜Nike此后除了2020年的alphafly就没有大动作了,alphafly也是褒贬不一,在整个2021年更是将老本吃到底,顶级竞速领域就发布了Vaporfly next%2一双新品,定价1599。很显然,Nike打算收割市场了,而跑者们,也很吃这一套。降价归降价,排面不能少,乔哥专属的破二“蒙扎配色”高低得安排上。
说是二代,但实际上整个设计是更偏向大众跑者设计的。相比于一代的mono纱,二代采用了更加柔软且透气的大网格工程网布,并且在鞋头作了合成革的补强。鞋楦相比于一代明显有加宽,正常选码也不会顶脚趾,同时鞋面的包裹也能做的非常好。鞋舌也从mono纱换成网布,卡脚问题有所解决。鞋带系统鞋带孔位置压胶比较硬,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压迫脚背的感觉。后跟锁定一如一代那般优秀。
中底的上翘幅度明显,碳板为曲度适中的全掌碳板,刚性属于第二梯队,带来很明显的滚动感和推进感,前掌碳板位置靠近地面,给予上方泡棉足够的压缩空间,也增强了触地反馈,这些都与我们喜欢的一代一致。但是二代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虽然中底材质虽然还是zoomx,厚度落差也没变,但是脚感上明显变得僵硬了,没有一代那种长压缩行程的澎湃脚感,更接近于短行程快回弹的泡棉质感(类似C202gt),让人有点失望,再加上前掌胶水粘合处硬度明显增高,着地时冲击感还挺强的。后跟依然很窄,后掌跑者看了可能要摇头。
大底耐磨和一代差不多,不太耐造,不知道是不是跑法问题,我的2代三十多k就起皮了,后跟橡胶纹路倒是还在。
鞋重方面,US9 196g同尺码重了10g,影响不大,轻量化还是比较极致。
总而言之,作为曾经的竞速神鞋,vaporfly next%2代对于很多跑者都是一种情怀,现在时不时三位数的价格和充足的货量也给了想要入手的跑友充足的机会。但是纯性能角度来说,放到现在的碳板跑鞋市场,它只能算中等偏上水平,敌不过很多国产品牌。适应群体是精英和进阶跑者全半马竞速以及日常速度训练,五分内配速为宜。
选码建议:正常Nike码,内长=脚长+5
价格:1100左右
分类:碳板慢跑鞋
鞋重:42码242g
中底离地高度:34-42mm,落差8mm
绝影算是李宁的一款概念性慢跑鞋,双碳板弜科技和全掌䨻是前无古人的创新设计,中低最厚处达到50mm厚,也是公然叫板国际田联规则:花大手笔打造这样一双不能比赛的跑鞋,宁是真的很有魄力。
按道理说,越强的科技限定的使用群体就越窄。但如果这样的跑鞋是设计对象是大众跑者,乃至日常“跑步者”呢?那这双鞋的受众面一下就打开了,确实,这双鞋也是主打缓震保护,还有很强的潮流属性,属于“外表高富帅,内里小暖男”的类型。
鞋面采用mono纱材质,相对较厚,包裹性较好,同时脚背打孔,弥补了散热性的不足。鞋带采用高摩擦力的材质不易掉落,鞋舌也比较轻薄舒适。后跟的锁定是这双鞋最受诟病的地方,港宝没硬度,填充很松散,跑的时候后跟会有点空空的,要依靠鞋带系统才能勉强维持鞋身锁定,比较影响中底的发挥,也增加了脚踝受伤的风险。
中底是科技最集中的地方,主打䨻+弜+碳板。这里的䨻科技调教的密度比飞电更高一些,达到0.13g/cm3,脚感更绵密,同时稳定性更强一些。碳板在这里不是单纯的推进作用,而是两层碳板组成弜科技,形成材料缓震和结构缓震的组合。至于为什么将弜科技放在足弓位置,还是有说法的。
研究显示,人体跑动触地过程中,会经历两次地面垂直反作用力的波峰,第一次波峰来自于后跟触地瞬间,降低第一次冲击是传统减震跑鞋的聚焦点,也就是在后跟堆料。但被大家忽略的点是,随着跑者重心向前移动,身体重心过渡到中足附近时,蹬地发力之前将迎来远高于第一次波峰的第二峰值冲击力。在产品表现上,李宁绝影系列跑鞋通过加厚的䨻材质增强后跟缓震,使得峰值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结合材料和结构缓震的李宁弜科技,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动力外足弓,能够将第二次冲击力有效的储存为能量,减少踝关节做功14.6%,减少膝关节6.8%。同时进行完整且快速的反馈,较传统跑鞋回弹性能提升2倍,这也是其澎湃脚感和省力感的来源。至于中足大面积镂空带来的稳定性隐患,在高强度双碳板的支撑下也无需担心。
是否有弜科技效果对比图
但是受慢跑鞋定位所限,如果把绝影看作一双用来速度训练的鞋的话,它是不太合适的。实际跑步过程中,即使前掌着地,也会感觉到脚会多出一个向中足靠近的趋势,然后有一个顿挫的感觉,会导致整个触地时间偏长,发力不太利索。弜带来的回弹也有很大部分是向上而非向前,导致其只是脚感澎湃,实际速度增益不大,不适合严肃竞速。
此外,绝影后跟还有很多保护性设计,比如后掌加宽,中底上翻、碳板上翻,都是为了增加落地的稳定性。
大底全掌CPU,耐磨止滑拉满。
鞋重US9 242g,不算太重,但拉胯的后跟锁定让它有一丝丝坠脚。
总而言之,绝影是一双很适合慢跑体验脚感的跑鞋,对于后跟落地跑者、大体重跑者都比较友好,但是拿来速度训练会让人有点失望,不如碳板竞速鞋。现在价格下探到8开头,还是比较值得体验一下的。(曾经1699首发“限量入手,被打肿了脸)
选码建议:正常李宁码,内长=脚长
价格:899
③600-800
分类: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35g
中底离地高度:26-35mm,落差9mm
2018年面世以来,C202系列一直走的是薄底竞速鞋路子。三年后,紧跟竞速跑鞋趋势,安踏也推出了旗下的顶级碳板竞速跑鞋——C202 GT,同样定位专业马拉松跑鞋,也用上了全掌碳板和超临界发泡材质中底,成为2021年Vaporfly的众多对标者之一。在2021年四月中旬,这双鞋还发布了限量的心跳配色,使我得以成为这双鞋的首批用户之一。
鞋面采用Space Fiber科技(mono纱材质,官方宣称US8码鞋面均重11g),编制方式很有特点:横的粗条纹间隔着细密网布的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但又十分轻薄。鞋楦包裹比较极致,牢牢锁死,可以和飞电elite、vaporfly next%媲美;舒适度方面则差强人意,跑步过程中由于宽度空间不够,小脚趾很容易顶到有点硬的鞋面,久而久之容易起水泡。鞋舌采用的是上半部分翻毛皮下半部分mono纱的设计,整体舒适透气度不错,没有卡脚背的情况。后跟填充是这双鞋比较受诟病的地方,初始版的分离式填充后跟感觉空了一块,改进版的填充也有着后跟滑动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领口设计的问题。好在有备用鞋带孔缓解一定的锁定感问题。
中底搭载了peba超临界子胚发泡技术,前掌能量回归率81.6%,后掌75%。同时上下两层采用了不同的密度和硬度,官方宣称,上层0.1g/cm3(40度)下层0.12g/cm3(50度),兼顾缓震和触地反馈,同时C202GT也采用了一块全掌铲形碳板,与众不同的是,这块碳板采用了3D仿足型设计,前掌外侧贴近地面,前掌内侧贴近脚掌,更加贴合足部落地曲线,这是这双鞋另一个亮点。这双鞋我穿了也有一百多公里了,在夏天的跑步中,泡棉比较有活性,体现出来的脚感是回弹速度较快,缓震感和回弹力道则有所不足。触地时清晰感觉到前掌外侧先有一个有力的触地反馈,再平稳过度到内侧,更符合高配速下的自然步态,有种越跑越顺的感觉。由于碳板刚性非常高,在大步幅输出的时候非常畅快,但也会面临后半程大腿力量耗尽以及碳板震脚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冬季跑步中,泡棉会变得更僵硬,丧失缓震和回弹,抗低温能力不行。
大底的淳朴雨战抓地很牢靠,100km后也没啥磨损。
鞋重方面,42.5码235g的重量确实不算轻,和同尺码Vaporfly比重了一个鸡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而言之,C202GT个性鲜明,更像是一匹刚烈的野马,而非好驾驶的跑车或者是庞大的速度猛兽,不太顶级的泡棉素质使得其性能离第一梯队尚有一定距离。使用群体为中小体重(70kg以内),前掌落地,进阶和精英跑者,在春秋季节(15度以上)进行12km以内的t跑速度训练(430以内),单次使用里程不建议超过15km,同时配速不能过快,要在能控制自身正常跑姿的范围内。
选码建议:和李宁一样US码,内长=脚长
价格:699
分类: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00g
中底离地高度:28-35mm,落差7mm
作为2021年碳板跑鞋性价比之王——飞影pb的迭代,飞影pb2.0立足于顶级碳板竞速跑鞋的定位,同时广泛听取跑友提出的问题,比如鞋面压脚背、鞋面容易破损、中底偏软且抗衰减差、logo太显眼等,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外观上,圆圆的设计语言没变,但是鞋头的飞影pb logo为整双鞋增色不少,飞影pb2.0算是大部分摆脱了乒乓球人的影子,有了自己的专属符号。
麦穗鞋带也有安排,不过原配的粗条纹鞋带也很不错。
鞋面主体采用了单层贾卡材料编织,官方宣称耐用度比前代提升50%,实际感觉厚度和强度确实有了明显提升,透气网眼也很明显;鞋身内侧保留了上一代的合成革支撑条,提升中足包裹度和支撑度。鞋楦宽度相比于一代有了明显升级,摆脱了宽似海的尴尬局面,包裹性有了中上水准。鞋舌相较于一代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首先,材质由mono纱更换为了织物材质,舒适度和贴合度有了很大提高;其次,鞋舌变成了半内靴设计,直接连接中底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足的包裹性,也起到防止偏移的作用。但是,鞋舌只在外侧做了缝合固定,内侧还是松散的,所以鞋舌还是会出现一定的打皱。不过值得称赞的是,在跑动的时候没有压到脚背的感觉。后跟锁定一如既往地稳健。
结构上采用了经典的三明治结构,上下层巭pro中底夹着一块全掌碳板,但是区别于一代的填腹式设计,二代采用了分片式碳板嵌入模式,即在上下两层中底之间加入一层碳板,然后用胶水将两层中底粘起来,应该是源于碳板形状和大小的改变。胶水的加入也使缝合处的硬度提升,提高了触地反馈感。
配置上,首先,飞影pb2.0的巭pro中底配方做了新调整,加入了peba,整体性能有了较大提升,回弹率达到85% ,跑步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中底的脚感比一代要韧弹很多,在厚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缓震行程明显缩小,缓震极限明显增加,感觉中底泡棉在接近冲刺速度下也只能被压缩到一半的行程,韧性之强可见一斑,回弹速度较一代有了明显提高,基本可以做到触地即弹,回弹力度较一代明显提升;其次,碳板形状做了改变,变得更宽更翘,强度也上升了18%,蹬地蓄力放力的感觉更明显,但是也没有过于激进难以驾驭。触地反馈方面,前掌硬度的提升和胶水层的加入,使触地反馈更加明显,抬腿更加利落,但又不至于使脚感生硬。后跟稳定性方面,飞影pb2.0的后跟相比一代加宽,后跟泡棉硬度加大,落地后跟更加不易左右晃动,减小崴脚风险。
最后,外底延续了上一代的CPU外底,保持出色的耐磨和湿滑抓地。
鞋重方面,飞影pb2.0 US9仅重200g,顶级的重量控制水平。
总而言之,飞影pb2.0是一双更为硬核的竞速跑鞋,可以排到厚底碳板竞速跑鞋的前列位置。由于中底调教的更竞速化,二代适合中小体重(70kg以内)进阶或精英跑者进行全半马比赛或速度训练,步幅和步频跑者均适用,夏季穿着也能保持良好的透气,对于慢跑可能不是很适合,体重过大亦不适合。同时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泡棉依旧会偏硬。
鞋码选择:和nike同码数,内场=脚长+5
价格:649是官方售价,有的渠道已经可以五开头了,这个价格算不了性价比之王,但是物有所值还是可以做到的。
分类:碳板训练鞋
鞋重:US9 205g
中底离地高度:23-32mm,落差9mm
鞋面采用coolshell科技,飞电challenger的鞋面市面上其他的mono纱,个人感觉韧性更强,舒适度更好,但是偏厚,透气会差一点。为此,logo处做了打孔设计,提高疏通热量的能力。鞋楦比较细长,导致包裹性到位但大脚趾前方空的会有点多,有点别扭。
鞋领采用一体式袜套编织,穿脱方便、舒适贴合,后跟的填充和港宝也很到位,鞋脚一体度很高。
中底结构采用典型的三明治结构:上下层单密度䨻科技(pebax发泡)+中层半掌碳板。除此之外,飞电挑战者还有一个独特结构设计:跖枕结构。之前介绍飞电2.0elite的时候也说到了,该设计可以减少4%-6%的触地时间,提高跑步经济性。飞电challenger和飞电2.0elite的中底厚度和材质基本一致,但是飞电challenger没有双密度设计,下层泡棉会比elite软一些,相对应的,跖枕的脚感也会偏“肉”,软弹不少,像是中底的厚度被延伸了。此外,飞电challenger是半掌碳板延伸到中足位置,推进感会比飞电2.0elite弱一些,碳板作用更偏向于滚动感,但是这样驾驭门槛也相应减小,碳板的过弯灵活度也增加了。最后,飞电challenger的后跟宽度比elite宽2mm,会相对训练化一些,但对后跟落地跑者依然不算友好。
外底采用CPU大底,厚度相比elite加厚0.5mm,更加耐用。
总而言之,飞电challenger是一双非常带感的碳板速度训练鞋,适合中小体重,进阶和精英跑者,前掌落地,步频和步幅跑者均适用。配速m区间和t区间的速度训练,进阶跑者可以拿来跑比赛,可覆盖全马距离。可以用于场地和雨战。
选码建议:正常李宁码内长=脚长,细长脚酌情选小半码
价格:目前789。七开头段位开始展现出较强竞争力,是相比于260x和啡速,更有特色和助力感的竞训鞋,如果到600-700段位应该非常值得入手。
分类:碳板训练鞋
鞋重:US9 205g
中底离地高度:23-32mm,落差9mm
160X是在2019年年末上市的,特步的第一双碳板竞速跑鞋,伴随着董国建大哥在柏林完成了个人pb的突破,在当时可以说是继vaporfly next%后第二双火爆国内跑圈的碳板跑鞋。在2020-2021年,各个品牌的碳板竞速鞋旗舰相继上市,在体验过各式各样的碳板后,再穿回160x,发现它并未过时,只是定位从竞速跑鞋演化成了更适合速度训练的碳板训练鞋。
鞋面采用了通透的单层网纱材质,透气性和舒适度不错,鞋头有一块合成革提升稳定性。鞋楦相对比较宽,包裹性中规中矩但也不至于有很空的感觉。鞋舌很薄,材质柔软平顺,鞋带系统也按人体工学不会出现压脚背情况。竖条纹鞋带鞋带长度足够,系紧不会掉,要想追求更好包裹感,再往上穿一对鞋带孔也足够长。后跟填充和锁定中规中矩,整体鞋脚一体度中等。
在训练中,160x展现出可快可慢的特性。中底方面,160x采用了动力巢pb(超临界peba材质),一代的脚感是有辨识度的软弹,但是中底厚度20-28mm只能算中等厚度,缓震回弹的上限比较有限。配速提到五分以内乃至四分半以内时,这双鞋的实力会得到更多地发挥,配速越快,步幅越大,这块中底的性能就会被压榨的更到位,具体体现在更大的缓震行程,更大的回弹力度,相对传统薄底跑鞋有比较明显的步幅增益。并且,由于泡棉的耐久性好,在持续的高配速节奏跑中不会踩穿(针对中小体重),并且有稳定的能量反馈输出。相对于厚底碳板跑鞋来说,它又保留了一定的触底反馈,不至于有那种踩不到地的感觉。
碳板设计是前掌镂空的y型碳板,刚性不高,推进力比较有限,再加上没啥上翘弧度,滚动感也不明显,碳板的主要作用还是稳定支撑,但也正因为并不激进的碳板和上翘设计在慢速跑时不会有被迫前进的难受,也能减小对脚踝和小腿的压力,这是大部分厚底碳板跑鞋无法做到的。此外,较宽的后掌以及碳板的后跟上翻也对后掌跑者更加友好。
脚感上的缺点是,略大的中底落差让我在前掌跑法时会有重心向后掌移感觉,同时全掌跑法时前掌缓震会和后掌有一定落差感,显得有点单薄,怪怪的。
在极限速度(如间歇跑)中,160x就不太能胜任,缺陷在于它的鞋面包裹,以及有点跟不上节奏的回馈速度,因此也并不推荐在操场上使用,会有点偏软。
大底的神奇橡胶材质2000km寿命。我这250km后跟也没啥磨损,作为训练鞋的话就很耐用了。
冬天中底性能依然稳定,算是鞋柜里为数不多冬天中底还活着的鞋子。
还有一个使用小建议就是把原配鞋垫换成专业跑鞋的eva鞋垫,原配鞋垫偏软卸力,并且还很滑,感受不是很好。后来换了361国际线鞋垫,整体就不会过分软,脚底摩擦力也好很多。
总而言之,160x是一双跑速度很强劲,同时慢跑也能胜任的碳板训练鞋。可以使用在5分乃至4分半以内的速度训练,也可以用在五分半外的轻松慢跑,因此拿来变速跑也可以。只要不怕冻脚,一年四季都能穿。前后掌跑法都可以入手,但是大体重慎入。用来比赛的话推进感不太够,用于场地则会偏软卸力。
选码建议:选小半码,内长=脚长-5
价格:619
分类:碳板慢跑鞋
鞋重:US9 289g
中底离地高度:26-35mm,落差9mm
300x 2.0是2021年特步竞速跑鞋矩阵中的稳定竞训鞋,我将之定义为碳板慢跑鞋,因为其重量难以支撑过快的速度。作为三兄弟中主打稳定的那双,300x 2.0也确实开辟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子,相比于160x 2.0多了很多有关稳定的设计。
鞋面采用的是双层网布结构,外层硬提高支撑性,内层软提升舒适度,鞋面厚度相比160x2.0明显增加,透气性中规中矩。鞋楦正常,鞋面包裹恰到好处。鞋带系统和鞋舌和160x2.0基本一致,有较好的舒适度和锁定性,后跟填充结实,锁定感稳如顶缓。
中底的厚度、硬度都和160x2.0一致,缓震算不上澎湃,行程不大,放在慢跑鞋中属于勉强够用,但是回弹在慢跑鞋里属于出众水平。中足的拱形镂空在300x 2.0上取消了,这增强了这双鞋的足弓支撑,也降低了足底筋膜被反复拉伸所带来的伤病隐患。此外,300x2.0的后跟相对于160x2.0加宽了2mm,对后跟落地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偏硬的后跟中底也可以减少落地不稳对脚踝的压力。
此外,300x的碳板形状在前掌相比于160x2.0面积更大,虽然刚性只有中等水平,但是还是明显感觉到推进力的提升。
后跟内侧的碳板上翻得以保留,可以提高支撑,纠正轻微外翻。
大底采用更大面积的CPU,耐磨和防滑拉满。
总的来说,300x 2.0是一双注重稳定保护,同时脚感又比较活泼,有一定推动力的碳板慢跑鞋,适合430以外的慢跑和中速跑,前后掌跑法都可以驾驭,大体重也可以尝试。
尺码选则:正常特步码,内长=脚长
价格:799
分类:碳板慢跑鞋
鞋重:US9 279g
中底离地高度:28-35mm,落差7mm
zoom fly系列一度是我最喜欢的碳板跑鞋系列,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在国产碳板跑鞋还没有卷起来的时候,zoom fly fk就是4%的平替,可以拿来比赛的水准。但是现在zoomfly也是一代比一代重,从竞速跌落到竞训,到了五代直接躺平,成了碳板慢跑鞋。不过这也算是5代的特色所在,搭载了厚实的zoomx泡棉后,脚感也迎来了质的飞跃,主打慢跑好像也恰如其分。
鞋面是双层网面,外层大网眼,内层比较比较细密,舒适度不错,透气性一般,鞋楦较宽,对宽脚比较友好,但是正常足也不会感觉前掌空。鞋舌比较厚且窄,边缘处勉强覆盖脚面,且没有内靴设计,舒适度一般。后跟包裹勉强够用。
中底结构是外层sr02(eva)泡棉内置填腹式碎块zoomx,全掌铲型碳板位置比较靠上。(透过大底的开窗也能看到zoomx)。外包EVA泡棉给脆弱的zoomx泡棉足够的保护,延长其寿命,也限制了它的过度形变,提高稳定性,同时将它的回弹集中起来。实际的缓震感还是很明显的,有几分vaporfly一代的泡棉质感,但是形变大多位于碳板下方。这块碳板弧度和刚性兼具,起到一个快速反应和向前推进的作用,不会让脚陷进泡棉中拔不出来。
这双鞋脚感的舒适度基本和速度成反比,跑的越快,碳板下方泡棉的形变拖沓感越强,同时碳板对脚底的紧绷感也会越强,鞋重也会限制速度,反倒是慢跑时能将碳板推进感和泡棉缓震感较好地融合起来。
泡棉的厚度也很可观,28-35mm的厚度带来了较高的缓震极限,可以承托大体重。中底的轮廓比前几代fly明显宽大,也是往稳定方向设计。
外底是和fly4一致的耐磨橡胶,寿命未知。
总而言之,fly5是一双适合5分半以外慢跑的碳板慢跑鞋,宽脚、大体重和后跟落地跑者也可选择。
尺码选择:正常Nike码,内长=脚长+5
价格:749
分类:超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35g
中底离地高度:31-40mm,落差9mm
飞飚是今年361推出的顶级碳板训练鞋,定位在飞燃之上,对标alphafly,在中底材质、碳板刚性、中底厚度等方面相对于飞燃也是有了质的进步。
鞋面主体采用了etpu纱线编织,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透气性。鞋头处有压胶提高防撞性能,脚背上方的压胶则提高鞋身强度和稳定度。足弓内外侧都有合成革的补强,以提高足弓处的鞋面支撑性,足弓内侧还特意开孔以提高足弓散热。
但是鞋头处Y字形的压胶有点硬度过大,会出现压脚背的情况。
鞋楦方面,相比于飞燃,飞飚的鞋楦明显收紧,脚背的纵向和横向空间都锁死,带来很强的包裹感。
鞋带方面,飞飚采用了竖条纹鞋带,摩擦力比较大;同时开了九对鞋带孔(包括一对备用鞋带孔),鞋带系统可以更好地辅助后跟实现脚踝锁定。系上所有鞋带孔后,鞋带还有足够余量打跑者结。
但是鞋带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从下到上的宽度是一样的,不符合脚背从下到上变宽的趋势,会对脚背有一定压迫感。
脚踝填充方面,飞飚采用分离式填充,跟腱后方会有比较空的感觉,港宝的硬度也比较低,整个后跟的稳定性一般,好在鞋面的包裹和鞋带系统的锁定挽救了整体的鞋身锁定性,使中底的性能能得到充分发挥。
鞋垫厚度5mm,质感类似othlite比较软,可以增加缓震。形状方面,后掌上翻前掌平,起一定稳定后跟作用。
飞飚在中底结构上采用了quikbalance快平衡系统,上层quikflame泡棉,中层全掌异构碳板,下层前后分离式quikflame泡棉。其中,quikflame泡棉是超临界物理发泡的peba泡棉,回弹率达到75%,能量回归率达到88%,泡棉素质达到国产第一梯队。泡棉厚度高达31-40mm,比飞燃厚了5mm,回弹深不见底,同时泡棉调教为软弹脚感缓震行程较大、缓震极限高,脚感澎湃,相比于alphafly前后的脚感也更为协同,不会有前掌踩不下去的感觉。上翘幅度非常大(超过飞燃和vaporfly),碳板形状较为平且长,再加上更厚实的泡棉,能够提供更强的推进力和滚动感,对于步幅跑者尤其有利这也意味着对跑者的小腿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后跟收窄且下方有开槽,横向和纵向的稳定度有所削减。
碳板的设计也很有说法。
首先,碳板在后跟外侧有上翻设计,因为高配速情况下,跑者会更多用足外侧着地,上翻位置可以限制后跟泡棉的形变,减少崴脚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稳定性的不足。
其次,碳板放置的位置比飞燃靠上一些,这样可以是碳板有更充分的形变,同时充分地压榨下层泡棉提供更强劲的回弹。
再有,看到前后分离中足镂空的设计,很多人会担心中足的支撑会不会不够,但是事实上,碳板宽度和强度较上一代都有所增强,中足碳板刚性很强,很好地承担起足弓支撑的任务。
大底采用的是专业级RPU材质,湿地止滑和耐磨度都要远远好于传统橡胶材质。
鞋重方面,42码235g的重量在超厚底碳板跑鞋中中规中矩,坠脚感不是很强。
总而言之,飞飚可以说是比肩alphafly、metaspeed sky等超厚底碳板跑鞋的速度怪兽,在脚感的软弹度上还要更胜一筹,但其驾驭门槛比较高,适合精英跑者的全半马竞速,进阶跑者的速度训练,夏训也能驾驭。外翻跑者、后掌落地跑者慎入。
选码建议:正常国产跑鞋尺码,内长=脚长-5
价格:社群价599,现在闲鱼降到五百出头,在性能比肩alphafly的情况下这个价格香爆,刚需可以无脑入。
分类:厚底碳板竞速鞋
鞋重:US9 235g
中底离地高度:31-40mm,落差9mm
惊碳plus是惊碳的细节升级款,依旧定位于马拉松竞速鞋,也是一双完成度很高的碳板竞速鞋,小品牌的实力不容小觑。
鞋面采用改良升级的mono纱,韧性更好更舒适,鞋楦也比初代惊碳收紧了不少,包裹性很不错,还留有一定的空间以防顶脚。鞋带采用比较厚的高摩擦鞋带,不太容易掉落,但是鞋带孔之间穿脱有点费劲,有一对备用鞋带孔。后跟采用贴近跟腱的脚踝填充,包裹锁定到位,鞋脚一体度很好。
中底是标准的三明治结构,中底材质为尼龙12泡棉,密度0.12g/cm3,回弹80%,软度和李宁䨻差不多37度,脚感软弹,缓震行程大回弹力度强,比较讨喜。中底碳板刚性中等,推进力也是中等水平,强于160x弱于飞电2.0elite。这双鞋最让人不适应的就是它的滚动感,明显大过推进感:不管是配速是快是慢,都有一种身体前倾得停不下来的感觉,这可能是由过大的上翘幅度导致,其上翘幅度接近alphafly,前掌厚度没那么厚,因而滚动趋势会更猛,同时碳板的前掌弧度偏大,也是其滚动感的来源之一。这样的滚动感让慢跑慢不下来,跑速度又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跟上它的滚动速率,比较考验能力。后跟加宽设计,落地会比较稳定。
大底是碎钉状的dsp颗粒,,同虎走的抓地颗粒,抓地力爆棚,拿来跑场地也不是问题。同时在颗粒的排布和深浅上也做了设计,厚度设计为后掌外侧厚,内测薄,中间基本没有,前掌两边厚,中间薄。比较符合大部分跑着后掌外侧先着地,过渡到前掌内侧的步态。静态抓地非常不错,在光滑地面上也能听到滋滋声。寿命方面估计用不到800km。
鞋重方面,US9 211g,属于水准之上的轻量化。
总而言之,惊碳是一双滚动感大于推进感的碳板竞速跑鞋,适合速度训练、比赛使用,场地训练抓地力非常好,1000m测试也能够驾驭。
尺码选择:和Nike同US码,内长=脚长+5
价格:目前599,之前到过4开头比较香。
分类:碳板训练鞋
鞋重:US9 249g
中底离地高度:31-39mm,落差8mm
UP30 2.0是匹克今年竞速矩阵中的次顶级碳板竞速鞋,或者说是碳板训练鞋,相比于up30elite加入了态极的材料,调教更加训练化一些。
鞋面采用了加厚的mono纱材质,具有轻质、耐用、高强度的特征,并且在全鞋面加上了压胶设计,进一步提高鞋面支撑,但是透气一般,为了改善这一点,在脚趾上方和足弓内测的集中散热区做了激光打孔处理。鞋楦方面则是比较窄,同尺码下前脚掌会锁的比较死,没什么活动空间,脚宽的需要选大半码。
鞋舌部分采用了类似超轻18的网布鞋舌,虽然透气不错但是有点捋不平。后跟锁定做得还是不错的。采用了传统的均匀式填充模式,港宝硬度很高,锁定感良好,整体鞋身锁定很强,个人感觉比up30elite要做得好。
中底结构上,UP30 2.0依次采用了上层澎湃科技+全掌碳板+下层轻量化态极+超耐磨橡胶大底的放置方式。具体到部位,前掌是碳板上层澎湃科技,碳板下层澎湃科技内嵌轻量化态极(态极20%,澎湃80%);后掌是碳板上层澎湃科技,下层轻量化态极(澎湃30%,态极70%)澎湃科技是生物基的超临界peba材质,具有可回收利用特质;能量回归率高达86%;中底耐压缩形变率小于25%;中底零下30度不变硬。
全掌碳板曲度适中,刚性是第一梯队,长度也相较一代有所增长,滚动感和推进力都很明显,但不会有过分前倾停不下来的感觉。中底厚度达到31-39mm,属于超厚底,脚感前掌偏硬弹,触地反馈和回弹比较好(好于vaporfly),但是缓震一般,跑久了会有点震脚。后跟则是稳定中带有缓震,因为后跟上层有碳板和较硬的澎湃科技做支撑,下层有软一些的态极做缓震,同时大底也有加宽。使用大步幅跑法时,这双鞋的步幅增益很明显,前掌会有很强的回弹推进感受,同时缓震行程较小,回弹快速,非常能契合节奏,发力时能稳定加速到400配速以内,也不感觉鞋重坠脚,对小腿的压力也不是很大。拿来慢跑的话,虽然五分半开外也能跑,但是同配速舒适度不如更软的飞影pb,觉得这双鞋并不以慢跑见长。
大底采用的是耐磨橡胶,纹路粗细有致,耐磨性不错,湿滑抓地中规中矩。
总而言之,UP30 2.0是一款门槛比较低的碳板训练鞋,快慢都能用,但在大步幅的速度训练中表现得尤为出色。适用群体还是比较广泛的,适合全体重群体,全掌和前掌大步幅,可以用于e跑到t跑区间,单次10-20km的训练,建议在26度以下的天气使用,轻微潮湿的路面也能使用。
选码建议:正常匹克码,内长=脚长-10,宽脚选大半码
价格:官方售价519,二级市场4开头,比较香。
分类:碳板训练鞋
鞋重:US9 249g
中底离地高度:27-34mm,落差7mm
今年年初,鸿星尔克第一双全掌碳板跑鞋极风SP上市,也象征着鸿星尔克正式登上了碳板马拉松跑鞋的赛道,不过它剑走偏锋,定位于稳定系马拉松竞速,也可以用于速度训练。SP代表着STEADY PACE(稳定的步伐),也就意味着极风SP会在竞速和稳定保护上取得一个平衡。
鞋面采用的是混合tpu纱线编制,官方称为果冻纱,让人一瞬间有zoom fly fk鞋面的错觉。它的强度很高,包裹性很强,同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舒适度也很不错。脚背处有大孔径网眼能进风,足弓内外侧有开槽设计,充分考虑足弓散热需求,透气性很不错。在支撑性方面,鞋头、足弓位置都有内里的合成革补强,外侧有贯穿鞋身的压胶补强,极大地提高鞋面支撑性。鞋面包裹不错,但是鞋楦设计的有些细长,宽脚的跑者可能会出现顶脚的问题。
鞋舌部分采用了双层设计,外层mono纱材质,比较轻薄,内层是亲肤织物材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mono纱材质卡脚的问题,但是当鞋带孔全系上的时候会有一点压脚背。此外,鞋舌内里边缘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好,有点粗糙,会偶尔感觉有点扎脚,不过在长距离跑步中影响不大。鞋带孔一共六对,有备用鞋带孔,搭配填充扎实的后跟填充,整体鞋身锁定做得很好。
可以看出,中底大底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炁科技中底(这里的炁是指一种科技平台,实际上和下层材料一致)、全掌铲形碳板、超临界发泡材料、CPU外底,比较标准的厚底碳板竞速鞋配置。中底材料官方没有给出密度、能量回归率的数据,但是是氮气超临界发泡的EVA,通常耐久性能会比较优异;同时以EVA为发泡基底,虽然能量回归率、密度可能不及最顶尖的peba材料,但是用作稳定的速度训练鞋则恰到好处,同时抗撕裂能力和耐用度也会好不少,这对于动辄月跑量300+的马拉松跑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极风SP在中底的一些细节设计上也有针对性设计。首先,在中底前掌到中足的位置,有非常明显的斜条纹雕刻,可以通过形状结构的设计提高中底的稳定支撑性;其次,大多数厚底竞速跑鞋为了减重,都会在足弓处挖出一个拱形设计,(如下图所示)但是这个拱形在跑动过程中会不断被压平和复原,从而给足底筋膜带来额外的负担,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极风SP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将足弓处做成了平的设计,避免了足底筋膜的额外弯折,体现了入门级马拉松竞速鞋对跑者的关怀。
中底实际脚感比较韧弹,缓震行程较小回弹速度快,有点像hyperburst材质,碳板刚度是第一梯队。感觉中快配速的定速巡航是最适合这双鞋的使用方式,停留在5分左右的中等配速时,这双鞋鞋表现比较平稳,更多是承托着你跑;速度加到430左右的较快配速时,碳板的推进感明显增强,中底的下陷和回弹也更为明显,来自跑鞋的助推感会更明显,让你跑的更轻松。但是在五分向四分半转换的这个过程中,会感觉泡棉有点跟不上节奏,说明变速并不适合这双鞋。单次11km,平均5分速的跑步中,感觉泡棉的缓震回弹输出比较稳定,无明显衰减,体现出泡棉较好的单程耐久性。这次11km跑完后,脚踝和小腿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说明这双鞋驾驭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放慢配速到530-600后,这双鞋也不会有推着你让你慢不下来的感觉,而是很自然地融入了慢跑节奏,给你恰到好处的滚动感和依旧在线的缓震和回弹,加宽的后跟稳定性在线,让慢跑也变得轻松起来。
大底采用了全掌CPU材质,这使得他的耐磨和湿地止滑都有了明显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前掌还有类似dsp颗粒的纹路,这给他一定的场地适用性,但跑四分以内间歇的话泡棉素质还是有点跟不上,而且41码249g的重量有点重。
总而言之,极风SP是一双可快可慢的稳定系碳板跑鞋,可以五分半慢跑,可以4分半速度训练,但是在中快配速(430)的速度训练是最合适的使用方式。适合各阶段跑者,也可以场地训练,但是不适合变速、场地间歇和四分以内的训练。
选码建议:偏大,选小半码。
价格:489
分类:碳板训练鞋
鞋重:42码 229g
中底离地高度:28-35mm,落差7mm
飞燃st是今年361和飞飚同期推出的碳板速度训练鞋,st即speed training。都说飞燃st如果先于飞燃上市,现在的市场会有很大不同,确实,飞燃st完全有资格当那个价格屠夫、飞燃宿敌——飞影pb的对手,有的方面甚至还略胜一筹。
鞋面采用了飞飙同款etpu纱,包裹性嘎嘎香,鞋面也颇有韧性强度不错,透气也不落下风,鞋面可以秒杀飞影pb。鞋带锁定系统效果不错,后跟包裹稍微差点火候。
中底方面调教和飞影pb属于同种类型,缓震行程大,回弹力度强,因为厚度更大2mm,飞燃st的中底缓震回弹上限会比飞影pb更胜一筹。碳板推进力方面两者可以打个平手,都是中上级别的推进力。但由于软且厚,后跟也比较窄,整体的稳定性一般。
大底采用rpu材质(类似于CPU),厚度可观纹路深,湿地止滑和耐磨性相比飞燃更上一层楼。
这双飞燃st还有一个比较鸡肋的地方,就是鞋垫采用了厚软的othlite鞋垫,在本身中底就很软的情况下,拖慢了整体的反馈节奏,还加重了鞋重,换一个十几g的普通EVA鞋垫就会好很多。
总而言之,飞燃st是一双脚感澎湃,推进十足的碳板速度训练鞋,进阶跑者甚至可以拿来比赛,性能够用。但由于其稳定性较差,需要足够脚踝力量支撑。大体重跑者、后掌落地、外翻跑者慎入。
选码建议:正常国产跑鞋码数,内长=脚长-5
价格:二级市场439,这个价位可以取代飞影pb了。
每满300减30
分类:抗扭碳板训练鞋
鞋重:41码 189g
中底离地高度:20-28mm,落差8mm
经历了C202 2.0之后一年的空窗期后,2021年家族今年连添两位新成员,这里要讲的就是C202 2.0的直系迭代——C202 3.0,采用了全新的全掌氮科技中底,保留2代的薄底设计,是给传统薄底爱好者的礼物。
鞋面采用cloudknit编制科技,是单层mono,更加轻薄透气。编制方式和C202gt类似,有加粗部分横条纹,增强鞋面强度。鞋面的包裹度中上,不如C202gt,个人感觉长度和宽度都偏大半码。鞋舌采用的是上代同款贾卡单层鞋舌,贴合脚面且不会像mono鞋舌因为过硬而卡脚打卷。还印有C202系列祖传羚羊logo,这个很有辨识度。鞋带则由上一代普通扁平鞋带进化为更具摩擦力的鞋带材质。鞋舌的半内靴设计提升了中足包裹性,提升鞋脚一体性。脚踝包裹较好,在最靠跟腱属于比较明显的填充,港宝硬度高。整体鞋身锁定感较强。
中底结构上没有什么特别设计,保持了薄底竞速鞋一贯简洁的单片中底+抗扭片的配置。中底采用的是安踏最新的氮科技,再细分属于KT7同类的脂肪族TPU,能量回归率最高可达80%以上。中底硬度44,接近160x2.0,脚感属于韧弹,缓震行程中等,回弹力度大,触地反馈好。中足抗扭碳板硬度很高,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向前延伸的部分也加强了触地反馈。中底脚感在不同的速度区间有不同的体现。在慢跑状态下,基本全掌着地,与硬度计呈现的偏硬的参数不同,它缓震感会更明显一点,属于刚好够用,回弹比较轻微,属于合格的慢跑鞋水准。在中等和快配速情况下,它的缓震行程会变长一些,缓震感更明显,但是缓震极限踩不到底,回弹速度很快,回弹也更加有力,能够更充分感觉到助力作用(比李宁天马缓震极限更高,比斯凯奇speed 6多几分回弹力道);在极限速度下(400m间歇),配速越快,着地越靠脚尖,能感受到的缓震和回弹就越稀薄,踩穿的的感觉就越明显,不太舒服。在滚动感方面,C202 3.0没有太大弧度,更适合全掌和前掌落地。
大底采用前掌人字形kpu颗粒全覆盖,场地抓地稳健,后跟耐磨橡胶用料很足。
总而言之,c202 3.0是一双可快可慢的速度训练鞋,这双鞋的适用群体应该是中小体重、全掌和前掌着地跑者进行e跑慢跑-t跑速度区间的训练,用来场地训练很合适,可以进行单组1000米以上的间歇,,也可以用来1000米测试。但不适合400m以内的短距离冲刺。
选码建议:选小半码,内长=脚长-5
价格:449
分类:抗扭碳板训练鞋
鞋重:41码 214g
中底离地高度:25-33mm,落差8mm
绝尘跑鞋是今年鸿星尔克在专业跑鞋领域打响的第一枪,应用了全新的中底科技——炁科技,主打轻量缓震,长距离速度训练。实际这双鞋也非常能打。
鞋面采用高韧性的编织材料,一改尔克以往鞋面包裹松松垮垮的形象,这次包裹贼带感,基本锁死,一点也不输Nike的flyknit编织,是我穿过的训练鞋中鞋楦最贴合的一双。舒适度和透气度也拉满了。鞋带系统和后跟的锁定都无可挑剔,作为一双轻量速训鞋已经做到了极致。
中底炁科技是尔克家的脂肪族etpu,官方数据密度0.15g/cm3,回弹70%,实际脚感与马赫的硬弹不同,类似260x的泡棉软弹,缓震行程和回弹力度都很大但不会踩穿,脚感澎湃,在速度训练中能提供充足且持久的能量反馈支持,更厚的中底泡棉也带来了更强的性能上限。鞋头有一定的上翘弧度,有一定的滚动感。
不足之处在于,前掌刚性较高,而碳板强度太低,导致弯折点来到了足弓,比较损伤足底筋膜。此外,后跟虽然有加宽但是中底偏厚软,加上后跟大底开槽降低了横向的稳定性,整体稳定度不佳。
大底采用全掌CPU橡胶,用料很足,厚度得有3mm,按耐磨橡胶的量去铺设了,是李宁特步常规1.5mmCPU用量的2倍,诚意十足。
鞋重41码214g,轻量化做得很好,实穿无负担。
总而言之,绝尘跑鞋是一双综合素质非常能打的速度训练鞋,适用于进阶跑者的速度训练,不适合大体重和外翻跑者。跑场地有点过软了。
选码建议:选小半码,内长=脚长-10
价格:419元,后期已经慢慢降到3开头了,这对于脂肪族tpu+CPU外底+二百出头的鞋重来说,是个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价位。
分类:抗扭碳板训练鞋
鞋重:42码 242g
中底离地高度:26-35mm,落差9mm
奇弹3.0pro是尔克第一双搭载超临界泡棉的碳板训练鞋,主打15km以上的长距离训练。
鞋面采用传统针织纱线和mono纱的混合编制,在硬度上和zoom fly fk的鞋面差不多,支撑性强,但是舒适性比较一般,鞋楦包裹也比较一般,会松动。此外,也没有采用镂空网眼设计,透气性可能会出问题。鞋舌采用的是和鞋面类似材质。鞋带是竖条纹鞋带,延展性不错且不易掉。后跟填充中等,锁定感不错,整体鞋身锁定较好。
中底采用了超临界发泡eva,硬度34度,厚度25-33,中底脚感方面,超临界发泡的新中底脚感和巭pro差不多,缓震行程大,厚度相当可观,缓震极限中等,回弹稍逊一些。中足碳板硬度不高,有点噱头大于实际作用。在低配速情况下,缓震感十分到位,有明显下陷感,可能比风行10的缓震还要明显一些,逼近invincible,同时鞋头的上翘幅度明显,滚动感还是比较强,落地过渡流畅。提高配速以后,虽然鞋重不是很大,但是缓震行程过大、回弹跟不上节奏影响节奏,整体造成卸力,不利于加速,同时厚软的中底也不太稳定。
大底采用的是加厚的cpu耐磨止滑橡胶,耐磨和抓地都数倍优于传统橡胶,雨战性能有保障。纹路很深,提升抓地。
总而言之,奇弹3.0pro是一双很适合慢跑的缓震系训练鞋,适合步幅跑者进行长距离慢跑,不适合速度训练。
分类:抗扭碳板训练鞋
鞋重:42码 216g
中底离地高度:22-28mm,落差6mm
征途2.0是征途的迭代,定位不变,牢牢锁定在平衡耐用的训练鞋。
鞋面采用三明治网布,比较厚,舒适度好,透气度一般(通勤闷脚),鞋面强度尚可。42码宽度98(我脚宽94),鞋垫长274(我脚长265),整体上包裹性中等,前掌剩余空间较多,好处是不会顶脚,对宽脚比较友好;穿着时也脚不会晃动,但是追求更紧致包裹的朋友建议选小一码。鞋舌舒适度高不会卡脚背。脚踝填充勉强够用,不是很充足,偶尔会有滑动的情况。整体鞋身锁定较好。
鞋垫延续了上一代的换新服务,用到里程后可以扫码买原配鞋垫。
中底采用DWMOTE TR材质,加厚4mm且配方升级重量较一代减轻40g,脚感比一代软了不少,脚感韧弹似react。42码单支215g左右,在同等厚度的EVA基底跑鞋中名列前茅。中足碳板加宽加厚,抗扭力度明显,防止力线不正,中足刚度也较强,弯折点来到前掌1/3处,符合跖骨弯曲的位置。
中底基本不用磨合就能适应,脚感比较韧,厚度适中,在速度训练中,整体缓震行程和回弹力度优于hanzo等传统EVA薄底跑鞋。同时得益于大底厚硬且无开槽的大底和EVA本身45度的硬度,前掌的刚性不错,带来较好的触地反馈,是少有的韧弹而不拖沓的脚感,轻量化也做得很好。前掌缓震够用,但后跟的缓震会更明显,所以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体重,快慢皆可。但是有一个中底的缺陷就是,在从慢到快的变速过程中,泡棉的回弹速度会有点跟不上,带来加速时的卸力,所以这双鞋更适合定速巡航。
大底厚度2.5mm~3.5mm,硬度78度以上,属于耐磨类,前掌还有小细纹提升抓地。
总的来说,征途2是一双比较万金油的综训跑鞋,可以跑速训,也可以跑慢跑,相比于一代会有更软弹的感受,对于入门跑者也会更加友好。跑场地也可以,但是不太适合变速和间歇,不太适合大体重,可以90%平替菁华。
选码建议:正常国产品牌选码,内长=脚长-5
价格:259,性价比很高。
——————分割线——————
终于码完了,好累~矩阵类的文章每双鞋不用这么详细吧,但还是忍不住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当然很多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给大家做参考。
给能看到这里的同志们点个赞,爱你们!
本文由梁桂钊于2022-08-23发表在梁桂钊的博客,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720ui.com/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