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突然对拼多多出手。
最近,谷歌公司称,因为发现拼多多多个版本都存在恶意软件问题,将其从自家商店下架。
要命的是,被下架前夕,它刚发布最新财报,导致股价大跌,单日跌幅超14%,单日蒸发市值达1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4亿元)。
这对刚在海外起步的拼多多来说,绝对是双重打击。
前两天,谷歌把拼多多从自家商店下架。
随后,在给用户发通知中表示,该平台存在恶意行为,包括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使用非法的广告技术以及通过其他非法活动来获取收入,并建议已下载的用户删除APP。
要注意,下架的并非海外版“Temu”,而是拼多多本身。
其实,本次并不算突然。早在去年6月,就有消息称,由于拼多多某些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因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要求该公司进行整改。
对此,拼多多在电子邮件中做出过声明。不过,从目前曝出的信息来看,它并未正面回应“恶意软件”问题,只是声明谷歌的说法不具备决定性,同时被暂停的还有其他几款应用程序。
不得不说,该声明愈加引发外界对其侵犯用户隐私的“联想”。
毕竟,拼多多裂变式的拉人方式,本就对其口碑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就拿黑猫投诉平台来说,众多用户反馈无法删除拼多多APP,或能找到其利用漏洞的实例。
此前,国内知名数据安全研究服务机构深蓝DarkNavy也发过一则报告,称:有知名互联网厂商,通过挖掘安卓厂商OEM代码中的反序列化漏洞攻击用户手机,窃取竞争对手软件数据,以防止自身被卸载。
随后“热心网友”通过仔细对比和验证,发现该厂商正是拼多多。
事实上,这不是拼多多第一次陷入“隐私危机”,之前“远程删除用户照片”的事也闹得沸沸扬扬。
那问题就来了,拼多多咋老和用户隐私过不去?其实答案很简单。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扩展海外版图,寻找第二曲线。其中,除淘宝、京东等大佬,还有唯品会、聚美优品等。这些电商平台都拥有大量国外消费者。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网民数量众多,但电商行业竞争实在激烈。不少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得不打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最终只能通过打擦边球来提升销量。
拼多多崛起,便是抓住这一点。作为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社交电商平台,它凭借低价商品迅速吸粉,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购物平台之一。
不过,虽然拼多多发展速度快,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缺乏相应审核机制,使得导致平台存在不少违规商品;为提高流量,部分商家不惜采刷单等方式来提高销量。
当然,这种不规范的经营模式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会扰乱市场正常秩序。此前,中消协曾是多次点名拼多多,涉及个人信息收集与侵犯用户隐私。
这次被谷歌下架前夕,拼多多才刚发布最新财报。虽然营收、利润双增长,看似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成绩,但细看下来,情况并不乐观。
据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拼多多Non-GAAP盈利为121.06亿元,如果扣除股份激励的24.86亿元,实际盈利只有96亿左右。
而该数字在2022年第三季度,为124.47亿元。若扣除掉股权激励的18.65亿元,实际盈利为106亿左右。
如果再追溯前2个季度,扣除股权激励后,其实际盈利分别为89亿元、27亿元。
这表明,拼多多的增长已到达天花板。
近两年,拼多多无疑是电商平台里存在感最强、成长最快的一个。能在淘宝和京东两大巨头的腹地中,靠低价杀出一条血路,确实不简单。
可现实的问题是,在国内电商大环境下,拼多多已告别高速增长期,将与其他电商平台一样进入平稳增长。
同时,它还将面临抖音、快手等新电商平台的竞争压力,以及京东故意针对推出的百亿补贴,电商行业的存量竞争愈演愈烈。
目前幸运的是,拼多多海外版“Temu”在国外市场还比较顺利,有机会为公司建立起第二增长曲线。
但如今谷歌公司突然出手,无疑将会给拼多多海外业务蒙上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本文由梁桂钊于2023-09-13发表在梁桂钊的博客,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720ui.com/1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