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 > 正文

不再依赖深度适配(budspro兼容小米吗)

8 月 11 日,小米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真无线降噪耳机——小米 Buds 4 Pro。

从发布会的描述来看,小米这次耳机更新还是向往着全面和全能体验的方向走。和上一代比起来,小米 Buds 4 Pro 在全面全能的完成度更高了。

「性感」的设计

一改小米 Buds 3 和小米 Buds 3 Pro 主打的低调哑光磨砂黑处理,小米 Buds 4 Pro 换上了类似香槟金的新配色——「星耀金」。

充电盒的外盖用了镜面处理,颜色选择了淡一点的亮金色。充电盒底部以及转轴就换成了磨砂哑光的香槟色。磨砂处理做得很细腻,充电盒上手的手感也很光滑。

只是镜面会有点不耐摩不耐脏,日常使用还是带上保护套为妙。

开盖后发现,耳机是通过内部磁吸结构固定在挖槽上,整个形态就像坐在一个艺术装置形式的弧形长凳上。耳机采用了和充电盒一样的亮哑交错的类音符设计,配合贴合充电盒外观的颜色,小米 Buds 4 Pro 看起来会比小米 Buds 3 Pro 少了几分直男感。

身边的同事在看到小米 Buds 4 Pro 开盒时,也突然来了一句:

小米的新耳机?这设计,有点性感啊。

话说回来,小米虽然换上了新设计的充电盒,但依旧在底部的充电口旁保留实体按键。在这个配对模式启用已经变得千奇百趣的年代,还能够保持着最直观传统的模式,小米 Buds 4 Pro 这一点还是值得鼓励的。

回到耳机本身,小米 Buds 4 Pro 耳机继续沿用了音符形态的带耳柄设计,佩戴感和小米 Buds 3 Pro 类似,入耳的部分刚好能够填上耳朵的空隙,对于耳廓下的压力也不会特别明显。

只是跟上一代一样,没有办法做到存在感很低的佩戴效果。如果也和 AirPods Pro 来对比的话,小米 Buds 4 Pro 的异物感也还是明显一点,疲劳度刷新还是会快一些。

日常使用还好,小米 Buds 4 Pro 相比完全使用耳朵结构固定的豆式设计,不会有太明显的疲劳感,平时佩戴时间稍长也还可以。

小米 Buds 4 Pro 耳机的阻隔滤网从胶塞转移到音嘴上,避免耳垢容易掉入到耳机内难清洁。

替换用的硅胶依旧有大中小三套,中号已经安装在耳机上。至于降噪耳机常见的记忆海绵套,小米就没有附带了。

硅胶用了类似亲肤的处理,佩戴的时候还挺舒服。而且硅胶部分较薄,佩戴时可以更容易贴合成耳朵的形状。只是单纯佩戴的隔音感,小米 Buds 4 Pro 并不算明显。

连 Switch 都能用的空间音频

小米 Buds 4 Pro 的功能更新,主要集中在降噪、续航和快充、空间音频,还有适配和功能支持上。

  • 降噪

小米表示,小米 Buds 4 Pro 的降噪深度能够达到 48dB,比小米 Buds 3 Pro 的 40dB 多一点。

此外,小米官方还强调了新款的降噪宽度和抗风噪能力有更新。新款用上了新的抗风噪算法,可以降低在用户骑车、跑步等户外活动时风噪对使用的影响。

之前降噪深度到达 42dB 的小米 Buds 3 Pro 应付日常办公环境已经没有问题了,这次面对降噪深度提升的小米 Buds 4 Pro,我们就特意把办公的地方搬到工地旁来测试。

在开启最高级别降噪的环境下,小米 Buds 4 Pro 有能够处理大部分噪声。周边咖啡厅播放的音乐、以及较远处人的谈话声,音量都被降低。工地传常规噪声,以及下雨时顶棚传来的噪声,这些声音的存在感也都降低不少。

偶尔一两下较大的声响,小米 Buds 4 Pro 也能够压住。基本上,你如果已经带上并开上音乐,身边的人需要过来拍你才能够听见。

耳机净机的隔音效果并不算太出众,但配合降噪的话要在嘈杂环境下集中精神还是没有问题了。

小米 Buds 4 Pro 也搭载了小米的自研降噪算法,具备自适应调节的功能,可自行调整降噪强度。调节的力度和变化也相对自然,不会有非常明显的耳压瞬时变化。

用户都可以透过耳机设置菜单和「小米耳机」app 来调节降噪强度,有 6 档可选。

户外运动,小米 Buds 4 Pro 的风噪影响也不大,一般跑步和骑车环境也没有问题。但考虑到安全性,我在户外开启环境声的优先级,会比风噪处理要高。这种要是在室内不是对着空调风机直吹的位置,小米 Buds 4 Pro 都没有问题。

  • 应用和连接性能

连接性能上,小米这次更新强调的重点是——独立化。

小米在小米 Buds 4 Pro 发布时推出了「小米耳机」应用,应用在配对耳机之后就能够在上面进行全功能调整,包括降噪深度、空间音频开关、声效设置等功能,都可以在应用上完成。

应用能进行全部操作,那意味着小米 Buds 4 Pro 不需要受到深度适配的限制,小米和非小米手机也能够用上。比起只能先在小米 Civic 一点上实现全功能适配的小米 Buds 3 Pro,新款用起来就舒服很多。

小米 Buds 4 Pro 的连接性能增强了,耳机在连接 A 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在已经配对的 B 设备上点按连接即可切换,响应速度算是真无线旗舰定位的水平。

触控响应以及延迟的话都没太大问题,虽然小米没有强调最低延迟,小米 Buds 4 Pro 玩游戏都基本感受不到延迟。到 2022 年还纠结延迟的用户,应该也不需要担心了。

  • 空间音频

小米 Buds 4 Pro 更新了空间音频的支持,新版空间音频部分的头部跟踪支持头部水平 360° 旋转,比起水平 180° 的识别范围要大,以应对不同种类的设备以及内容。

对,小米 Buds 4 Pro 更换了新的 12nm 处理器,处理性能比上一代强,自身可以做到不依赖连接设备的空间音频功能,实现空间音频功能的独立化。

现在,小米已经通过推出了专用 app 来解放功能适配上的限制,现在非小米手机也可以用「小米耳机」应用来获取小米 Buds 4 Pro 的全部功能。只要在上面开启「空间音频」的功能,那小米 Buds 4 Pro 连接其他手机也能够使用空间音频。

小米还表示,耳机开启空间音频功能之后,在连接 Switch 等其他设备时都能够用上空间音频功能。那如果用户手上还有其他 VR 设备,搭配小米 Buds 4 Pro 就是一个简单的空间音频方案。

  • 续航

续航方面,小米 Buds 4 Pro 在关闭降噪、AAC 编码下以 50% 音量进行测试,其单机续航是 9 小时,配合充电盒可以实现 38 小时的续航,这成绩比关降噪的小米 Buds 3 Pro 还是要高不少。开启深度降噪之后的续航,会比上一代多 20%。

新款也支持 2W 的 QI 无线充电,耳机放回充电盒内 30 分钟能可以实现 0-100% 充电,充电盒和耳机之间的快充是「充电五分钟,播放 3 小时」。

之前在用三代时并没有感受到续航上的压力,日常也都是办公时间长时佩戴。现在切换到新款差距也不大,可能是日常两天一充的习惯并不能用满耳机的续航,切换到三天一充也不难。

现在耳机不需要深度适配都可以在小米手机上出现弹窗画面,那喜欢多天一充的小米手机用户多留意电量即可。

相同方向的声音升级

声音方面,小米 Buds 4 Pro 的声音配置升级集中在单元和算法上,而听感上的升级则主要表现在细节上。

小米 Buds 4 Pro 换上了新的 11mm 定制双磁动圈单元,单元用了 LCP 液晶高分子球顶,增强低频素组。同时小米优化了定心片的设计,降低了失真影响。

听感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低频质感增强,小米 Buds 4 Pro 的鼓点质感要比小米 Buds 3 Pro 好一点,整体表现得扎实和饱满一点,回弹呈现的「数码感」会比小米 Buds 3 Pro 弱。

编码支持上,小米 Buds 4 Pro 支持了最新的 LHDC 4.0 编码,耳机可以支持 96kHz 的 Hi-Res 音乐播放,以应付 Tidal、MOOV 和 KKBOX 等在无线模式也提供了无损的流媒体。

耳机细节表现和三代相似,但少了三代刻意突出细节的锐化感,过渡时也比之前顺滑不少。人声处理恰当,生涩感不明显。歌手的位置可以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和背景距离不太近,并不会黏在一起。

不过在处理一些乐器的时候,小米 Buds 4 Pro 还是会有些含糊,吉他的声音稍稍有那么一点生硬,如果可以完善就更好了。

空间音频的头部跟踪效果响应灵敏,声音移动的时候中间加了过渡,不会你在快速转头的时候有种歌手等发声物体突然闪现到你面前的感觉。

但耳机的初期固件还会有声音定位不太准确和偶尔不能完全回正的问题,这个应该可以通过之后软件更新来解决。

完成度更高的全面和全能

总的来说,小米 Buds 4 Pro 还是一款以全能和全面为目标的耳机。只是,现在的重点已经从「全能」转移到「全面」上。

耳机的全能,体现在功能丰富度和体验效果上。

如降噪、续航获得提升,更新后的 HRTF 算法以及新单元的加入等等,配置和性能上的变化是为了让耳机拥有更好的表现,成为吸引用户和满足体验需求的基础。

而耳机的全面,小米这次想体现在设备层和用户层的覆盖面上。

控制应用「小米耳机」的出现,让更多的 Android 手机可以体验到小米 Buds 4 Pro 的全功能,避免了小米 Buds 3 Pro 首发时只有小米 Civi 可以完整使用的尴尬,也增大了耳机的适用范围。

不仅是小米手机用户可以选择小米 Buds 4 Pro,其他手机或智能设备的用户也可以成为小米 Buds 4 Pro 的用户。这,应该是小米现在想看到的变化。

正如技术普惠的本意是从来不抛弃任何人,产品上的全面也应该是往着适应面广、适配门槛更低的方向去走。

现在除了小米,也有不少手机厂商推出了适配门槛低、透过应有做到全功能呈现的真无线耳机产品。或许之后,我们选择真无线产品时可以少受一点品牌的限制,将更多的专注度回归到功能本身和体验上。